“打嘟”練習是聲樂演唱氣息訓練的有效途徑,“哼鳴”練習是獲得“高位置共鳴”的重 要手段。二者如何結合,幫助歌唱訓練事半功倍呢?所謂“打嘟”它是由橫膈膜擴張產生 氣流沖擊聲帶,使聲帶振動,同時又受到放松的雙唇阻爆而形成一連串的“嘟?!甭?。有 這樣三個好處: 一,有利于練習呼吸,使歌唱者建立良好的運用氣息和控制氣息的能力; 第二,有利于使唇齒等相對放松,使氣息在根據作品的實際需要,在充分放松的情況下, 尋找氣息的控制與發聲的感覺; 第三,為建立頭腔共鳴和高位置起到鋪墊性作用。訓練方 法坐在凳子上,適當的彎下腰,用鼻子緩緩吸氣,同時在意念上專心致志的將嘴和鼻安放 在腰部,這樣很快就能體會打腰部的膨脹感,經過幾天的( 通常三到四天就能掌握) 練習 就可以掌握,然后就可以進行正常的站立練習了。打嘟練習能起到練習橫膈膜肌肉的作用 ,使氣息的保持時間更長久,但單單從保持氣息的角度來講,任何一種發聲練習都能夠起 到橫膈膜肌肉的鍛煉作用。那么,打嘟練習在氣息訓練作用之外,還是佳的向哼鳴靠攏 的練習。不論是同度單音,還是三聲音階,五聲音階抑或是八度音階的跑動,也不論是上 行音階還是下行音階,都可以實現從打嘟練習到哼鳴練習的靠攏。例如: 以五聲音階為例 : 123454321 為例,從開始的一個音“1”用打嘟練習,到下一個“1”用哼鳴保持兩 拍。在練習的時候分為兩種情況,其一,對于沒有練習過哼鳴的同學,可能不能將最后的 靠攏做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只需要將最后一個音往鼻腔哼一下即可,其感覺是面門有震 動感; 其二,對于哼鳴練習做的正確的同學,可以在打嘟練習氣息的支持下轉換為哼鳴練 習,并在保持氣息的同時,將最后“1”音延展的更長,體會打嘟時的氣息與哼鳴時氣息 的強弱對比,一般情況下,從打嘟轉換為哼鳴后氣息的力量會明顯減弱。這種從打嘟到 哼鳴的靠攏練習,可以為打嘟和哼鳴的互換練習做好準備?!昂啉Q”練習“哼鳴”練習 起初可以以比較簡單的三度練習進行,較多采用下行,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氣息的上體從 而造成喉頭的緊張,隨著學生氣息控制能力的逐步增強,可以從三度音階逐步擴展打四 度、五度及八度( 當然,在具體訓練中應視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當哼鳴練習 掌握的較為熟練之后,就可以實行哼鳴練習向打嘟練習的靠攏練習,其方法與打嘟練習 向哼鳴練習的方法同理。例如: 以五聲音階為例: 123454321 為例,從開始的一個音 “1”用哼鳴練習,到下一個“1”用打嘟保持兩拍。在練習的時候也分為兩種情況: 對 于沒有練習過打嘟的同學,也可能不能將最后的靠攏做好,可能打不出氣息保持練好的 “嘟?!保谶@樣的情況下,只要將最后一個音打出“嘟?!奔纯? 對于打嘟練習做的 正確的同學,可以在哼鳴練習氣息和共鳴的支持下轉換為打嘟練習,并在保持氣息的同 時,將最后“1”音延展的更長,體會哼鳴時的氣息與打嘟時氣息的強弱對比,一般情 況下,從哼鳴轉換為打嘟后氣息的力量會明顯增強。打嘟與哼鳴練習雖然都是聲樂技術 訓練中的常規練習方法,但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的實踐訓練尚無 ,這一訓練方法在練 習的初期會存在難度,但對于學習者的氣息與共鳴的有效融合具有較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