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唱歌愛好者對于學習唱歌抱有非常大的熱情,但是往往會發現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但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寫給唱歌初學者的幾個建議和相關資料。
唱歌初學者的學習方法1、注意基礎的氣息練習,主要包括:氣息的位置、氣息的穩定、氣息量的控制。
2、在聲區的練習上,不要太早、太過于急躁地去向高音區邁進,先將中低聲區練習穩定以后,再逐漸試著一點點將音高提升;
3、在音的處理上,初學者需注意兩點:
(1)尾音的處理,先追求穩定,即能否平穩地唱完一個音。比如將單音唱到四拍或者八拍,每一拍是否都能保證在正確的音高上,以及每個音的音量是否均勻,聲音線條是否穩定,當你能夠做到完以后,再試著去練習顫音、轉音等高級的尾音處理技巧;
(2)能否在每個音上都做到音量的漸強或漸弱。非常多唱歌愛好者在歌曲演唱過程中,聲音的細節處理,太過于單薄,就出現在每一個音的重量都是一樣的,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到高音就習慣性地用力、大聲唱,但是呢,這樣的演唱習慣,往往會導致聲音表現力的單一,在演繹柔美細膩、安靜的歌曲時不盡如人意,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從中低聲區開始,每一個音都試著開始用不同的音量去演唱。只有當你的每一個音都可以唱出不同的重量、不同的層次以后,你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這個音。
4、注意演唱的音樂性。初學者往往會把學習唱歌變成學習發聲,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因為聲樂的學習結果是成為一名歌手,而非成為一架發聲的機器或者說一臺樂器。唱歌與發聲最大的不同在于,發聲僅僅是讓人發出聲音,但是唱歌是讓聲音變得有感染力、有戲劇性、有個性、有風格性,想要做這些,除了正確的發聲習慣,更應該去了解演唱歌曲的音樂風格、創作背景、情感的表達等等這些歌曲組成的要素。
5、注意歌曲演唱前的預判、演唱過程中把控調整、演唱結束后總結分析。
(1)預估:即你在演唱歌曲前,對自己想要把這首歌唱成什么樣要先有一個規劃和藍圖,就好像你蓋樓之前,要計劃好:我想蓋的樓是什么模樣?需要什么樣的材料?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等等?唱歌也是一樣,你要大概知道自己想把歌唱成什么樣子?需要什么樣的感情?歌曲的難點在哪里?我可能需要到什么什么樣演唱技巧?我演唱的氣口要在哪里?這些都要在你唱歌之前想到,并且做好功課;
(2)把控調整:即你在演唱過程中,懂得把控自己的音色、氣息、感情等等,以及就自己當時的狀態或突發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這是體現職業歌手和業務愛好者差距最大的一個環節,業余愛好者往往在演唱過程中聲音的層次、感情的刻畫都比較薄弱,或者較為粗糙,同時對于演出過程中突發的狀況比如:走音、錯拍、破音、伴奏突然出現問題等一系列狀況缺乏應對的經驗,從而導致“一招出錯,滿盤皆輸”的窘境;
(3)總結分析:這是一名歌手能否認清自我,并不斷進步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每次練習、演唱、比賽結束,最好都可以聽聽、看看當時演唱的音頻、視頻,是否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演唱效果,然后找找有沒有什么問題:音準?節奏?氣息?感情?是不是都做到了?如果沒有達到,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又應該怎么去解決?一定要多想多思考,多和朋友、老師交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處在持續前進的節奏中。
學習唱歌的技巧1,找準唱歌時發聲的部位
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平時走路的時候可以小聲哼鳴“嗯”,一邊走一邊訓練,這樣省時,而且也不費力,對,沒錯,就是那個音。
2,正確的呼吸方法
吸氣—呼氣—再吸氣—張開—張開再張開!然后深呼一口氣,把腔體(是腹腔,不是胸腔)打開,再慢慢的把氣呼出,可以吐“咝”慢慢吐出氣來,要有一定的規律,節奏要一致,而且身體要保持住,不能放松,直到把你肺部里所有的氣吐完了為止,最后再放松!還要訓練快呼快出的方法,方法和以上相同,只是節奏加快而已。初學者如果每天都這樣訓練,肺活量也會跟著提升很多,這也是為今后的唱功打下的非常重要的基礎。
3,保持正確的發聲方法
也就是將剛才提到的兩點技巧相結合起來!每天也要訓練張嘴的姿勢,如果不會,可以去啃蘋果,或者你打哈欠的時候,對,沒錯,記住那個動作,然后練習。
猜你感興趣:
1.唱歌入門基礎知識
2.學唱歌入門教程
3.入門唱歌技巧練習
4.自學唱歌入門教程
5.唱歌初學者適合的歌曲
>>>下一頁更多精彩“唱歌的練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