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正腔圓是否應該成為流行聲樂的要求
如果參照上文“聲樂培訓”將“字正”與“腔圓”兩個詞拆解開來,分別解釋的理論的話,那么,腔圓是否應該成為流行聲樂的要求,其實并沒有什么需要過多論述的。腔圓是古人們對于混聲的一種感知,盡管時代的限制,他們對于混聲完全聞所未聞,不過,在那個沒有儀器,沒有現代醫學的時代,僅僅憑借自己長期以來培養的審美經驗,就在“缺水”與“喝夠水”的這兩種聲音形態之中做出了這么正確的選擇,并冠以腔圓這么一個完全能夠替代混聲的詞語,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腔圓當然應該成為流行聲樂的要求,流行聲樂理論,經過這么多年以來的發展,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混聲的重要性,環甲肌滲入發聲的重要性。我們肯定了混聲,也就理所當然地肯定了腔圓。
其實,根據“聲樂培訓”長期以來的觀察,大家對于“字正腔圓”的疑惑點,甚至爭議點,主要還是表現在“字正”上,而非“腔圓”上。我們在演唱流行歌曲時,究竟有沒有必要將字詞咬得像播音員那么端莊,那么鏗鏘有力。
“聲樂培訓”的答案當然是沒有必要。跟許多朋友所認為的這樣子唱歌將會喪失流行音樂自由性無關,“聲樂培訓”之所以認為沒有必要,僅僅是覺得這樣子唱歌,并不利于建立一種良好的發聲狀態。
字與字之間應該具有線感,具有絲滑感,如此才能夠穩定地保障我們音域以及強弱的過渡。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將每一個字都咬得像播音員那么鏗鏘,這將意味著聲音的線條將會極大程度喪失,不論音域的過渡,還是強弱的過渡,都將變得生硬不已。
可是,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播音員般的咬字,真的能夠完全代表古人對于“字正”的定義嗎。如果大家或多或少聽過一些戲曲,便會發現,他們的咬字,并不像播音員那般夸張,整體上來說,還是接近于自然說話的松弛狀態,只是,清晰度鮮明,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能夠讓你準確地知道是什么,不會感覺像小孩子牙牙學語時那么含糊。
由此可見,字正腔圓一詞,最初的定義,并不像如今許多朋友想象之中那么極端,那么古板,它所要求的,僅僅是清楚的吐字,以及合理混聲。不過,即便寫到此處,或許你還會疑惑,清楚的吐字,是否應該成為流行聲樂的要求?沒關系,我們繼續討論。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