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我一起交流以及學習唱歌的朋友已經把氣息和發聲練習的差不多了,下面就該進行共鳴的練習了。所以我們這一節課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共鳴?共鳴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共鳴?共鳴就是某物體因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又傳播到其它物體上,引起其它物體的共振的現象叫共鳴。 我們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沖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后,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于是出現優美、悅耳的歌聲來。
共鳴的作用:就是可以夠擴大音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結構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于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共鳴的分類:從人體解剖構造上,可以把共鳴分為口腔共鳴、鼻腔共鳴、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
口腔共鳴是聲音從喉部發出后的一個共鳴區域,它在各共鳴腔中很重要,因為歌唱時,口腔決定歌詞的清楚程度,而且其他共鳴腔的聲音振動都是以口腔的共鳴作基礎。
鼻腔共鳴不僅增加音色的美好,而且有助于高音的亮麗。共鳴不是鼻音,有人誤認為鼻音是鼻腔共鳴,而且花費很大精力去練習用鼻音唱歌,那是不正確的。鼻音是歌唱的一種毛病,應該加以糾正。鼻腔共鳴是聲波進入鼻腔后在口腔共鳴的基礎上產生的共鳴效果。
胸腔共鳴能夠增強音響效果,使唱者用較輕的音量得到轟鳴的效果。加上胸腔共鳴的作用時,還可以加強唱歌的藝術氣氛。
頭腔共鳴又被稱為頭聲,在唱歌時運用頭腔共鳴可以使聲音明亮、穿透力強,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聲部,頭腔共鳴的運用是否得當決定著聲音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