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鳴 是指依靠氣息的控制下,利用鼻腔發出“m 或n 加之以歌唱發聲狀態,輕聲哼音高的音或音階的練聲方法
哼鳴不是鼻音
鼻腔哼鳴發出的聲音效果類似鼻音,然而鼻音卻是聲樂學習者渴望避免的一個弊病。鼻音沒有共鳴空間,聲樂學習者形成鼻音之后,不用良好的氣息通道就能得到明亮的聲音,這往往被誤認為是高位置的鼻腔共鳴。首先這種鼻音的練習會導致歌唱者相繼出現胸部和喉部的肌肉緊張,而胸部、喉部肌肉出現緊張就會使得氣息上提,聲音變得不夠流暢,進而出現擠卡喉嚨的現象。其次在訓練聲區統一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這種胸部和喉部的肌肉緊張疲勞,會影響音準的問題。zui后若是長時間的疲勞演唱,還會使聲樂學習者產生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嗓音疾病。
而以上這些發聲問題正是因為歌唱者練習不正確的哼鳴而引起松垮的呼吸和擠壓喉嚨而造成的。不正確的哼鳴會讓聲樂學習者誤將鼻音當作鼻咽腔共鳴來進行練習,而濃重的鼻音會導致聲樂學習者進步遲緩。
哼鳴需要鼻咽腔的協調配合
隨著聲樂藝術科學的發展,眾多前輩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度研究,將哼鳴概括為:“哼鳴是指在良好的氣息支持和口咽腔狀態下,利用鼻咽腔共鳴體的協調配合,以鼻腔為主要發聲通道出口的特殊歌唱形態。 這里要注意的是醫學上的鼻咽腔是指鼻腔和口咽腔兩個部分,但是聲樂中所講的鼻咽腔是指口咽腔以及通往鼻腔的極短的一個通道空間,而哼鳴的點在咽壁,咽腔后面,這就是我們建議在聲樂訓練中運用的正確的哼鳴。
哼鳴的五大練習方法
一、閉口哼鳴
閉口哼鳴指利用語音“n 和“m,雙唇閉攏進行的訓練。在訓練中要做到下巴、喉嚨、口腔肌肉不可僵硬,口腔以唱母音a的狀態,嘴唇輕輕閉合,上下愕關節平行張開,軟愕隨著正確的吸氣動作而上抬,咽腔呈拱形,上下牙齒分開,使氣息充滿其空間,要緩吸緩呼,鼻咽腔,胸腔管道要打開和放松,這樣才能得到一個通暢的共鳴腔體。音階訓練中忌跨度大的音程訓練,應進行二度音程的漸進訓練。m 與“n 的選擇是有針對性的,這體現在舌位的變化,唱“m 時,舌尖放在下牙胡,舌面呈凹狀,軟愕向后上方抬起,舌根放松,這樣的狀態使口腔有充足的共鳴空間。而唱n 時舌尖則輕抵上齒胡,共鳴位置稍稍后移。從共鳴焦點來說,發“m 時,聲音從喉腔上升到口腔,共鳴點便集中在軟愕和硬愕的交匯處,反射在口腔上方zui大的共鳴腔體處,而后由于哼鳴的原因,觸動鼻腔共鳴震動。但在發“n 音時,聲音共鳴點比發“m 靠前,共鳴焦點集中在硬愕的zui高點。閉口哼鳴的作用是利用嘴唇把聲音關在與歌唱狀態同樣的共鳴腔體里,歌唱者能夠只用很少的氣息便清晰明了的感覺到發出的聲音所存在的問題。可以很明確的讓歌唱者感受到聲音的變化,進行細膩的調整,zui后應用于開口歌唱。并且哼鳴練習是獲得頭腔共鳴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正確理解聲音位置靠前的概念有積極作用,過分的明亮而橫的聲音,可以在閉口哼鳴的練習中得到改善。
二、開口哼鳴
即在閉口哼鳴的基礎上放松的打開牙關,發處語音,“n 。它可以拿來檢查閉口哼鳴方法的正確與否,開口哼鳴和閉口哼鳴的著力點都相同,在軟愕與小舌處。
三、閉口哼鳴與開口哼鳴相融合
當嘴的張開與閉攏不影響聲音效果和位置的時候才表明方法是正確的。如果不是就說明下巴、牙關、舌部等部位存在著的緊張狀態,從而阻礙了發音,使得聲音滯重,高音直白。所以在將閉口哼鳴和開口哼鳴分別練習好之后,試著在一條哼鳴練聲曲中將嘴巴閉合張開交替進行,以便很好的將哼鳴的狀態應運于歌唱。
四、哼鳴與其他母音結合的練習
用哼鳴音向其他母音轉換,或者直接換練其他母音,也就是說在一條哼鳴練聲曲中可以將上行音階用哼鳴發出,下行音階用其他母音發出,一般建議用“na 作此練習。做此練習注意,若共鳴只限于鼻尖,聲音就會有憋緊感,另一種情況,鼻腔、面部興奮感不夠,聲音滯留在后鼻孔,沒有完全哼出來,音色就會變得暗悶,解決的方法是將上下頜微微張開,同時在哼鳴的位置上轉唱“na 音,就可發出明亮,清晰,流暢,高位置的母音了。
歌唱中的哼鳴練習
所有的發聲都是為了歌唱,經過哼鳴練習獲得的統一聲區,美妙的音色和良好的音質,還有能強弱變化的音量,也為完整的唱好一首歌曲起著積極的作用。哼鳴練習為歌唱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如果演唱者能靈活的掌控各種作品的風格,于是經過一段時間后,聲樂學習者就能很好的演唱相應歌曲。歌唱與語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這個問題就要與語言一起研究,好的歌詞會充分的考慮到押韻問題,如果讀字不準確,就容易出現歌唱不連貫,甚至一字一音的情況,糟糕的結果是造成聲樂學習進程停滯不前,那么為了在歌唱中運用好哼鳴,聲樂學習者就要做到重視歌唱的語言,漢語中的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前鼻音韻母、后鼻音韻母要區分清楚,切勿含糊不清,要準確,到位,發音清晰,做到強調字頭,延長字腹,因為它是腔體共鳴的主要載體,zui后還要求收音歸韻,原因是字尾的歸韻是促成字的完整的關鍵方法。字正確后,就要充分利用哼鳴的引導作用,“貼 到共鳴腔里完成。
總之,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要重視哼鳴練習,并認真練好每一種哼鳴,才可以體會到哼鳴在歌唱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