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蘭朵聲樂中心歡迎您!
             133-6825-4881(24小時熱線)
          聲樂培訓
          首頁 > 新聞 > 正文 > 評劇的簡介及知識
          評劇的簡介及知識
          瀏覽量:     發布日期: 2022/6/30 13:55:31   發布人: 圖蘭朵聲樂中心
           

          評劇,是流傳于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今天圖蘭朵聲樂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評劇。

          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后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后,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F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的種類

          評劇,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曾經被封為全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僅次于京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

          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

          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于《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于全國[1]。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

          評劇的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于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后,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于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善于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后,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評劇進入了新的繁榮發展時期,演出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現代戲,如小白玉霜和韓少云主演的《小女婿》、新鳳霞主演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以及《金沙江畔》、《奪印》、《野火春風斗古城》;改革開放以后又出現《山里人家》《疙瘩屯》《黑頭與四大名旦》《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優秀現代劇目。

          評劇的歷史發展

          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19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于農閑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后,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于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的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后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特別是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的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

          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后。當時舞臺上已有文明戲和話劇演出,他們都擁有自己的劇作者,同時,進步的民主思想已傳播到了文藝圈子,這就促使評劇這個新興的劇種也產生了第一代的劇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蓮花落藝人,他受到新的時代思潮的影響,在藝術上具有革新創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劇作把蓮花落演變成了蹦蹦戲,又從蹦蹦戲演進為評劇。

          其早期劇目有《馬寡婦開店》《老媽開嗙》《花為媒》《賣油郎獨占花魁》等,這些都是評劇的奠基戲。這位劇作家對時代的變革相當敏感,他吸收文明戲的表現手法,編演了一批很受群眾歡迎的反映現實生活的時裝戲,如《槍斃小老媽》《黑貓告狀》《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編寫的《楊三姐告狀》最為著名,久演不衰,成為評劇的代表劇目之一。

          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為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歭之勢。于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評劇的角色介紹

          評劇的行當是隨著評劇的發展歷史,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而逐漸形成的。評劇的前身“蹦蹦戲”曾經歷了“對口戲”、“拆出戲”兩個階段,那時的行當也不象現今這樣分明。經過1909年至1921年的重大改革,評劇成為一個大劇種。評劇的行當,也依據表演的需要吸取京、梆等劇種的行當分類經驗,逐漸形成現在生、旦、凈、丑門類齊全的規模。

          “對口戲”的行當是一旦一丑,旦角稱“上裝”,丑角稱“下裝”。這種形式系由冀東大秧歌中民歌小調對口唱衍變而來;“上裝”、“下裝”是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并分別表演劇中人物(如《西廂記》,“上裝”要表演紅娘、鶯鶯、老夫人三個角色)。由于這種表演的局限,表演者不能以劇中人物來固定著裝和勾畫臉譜,因此他們的最初裝扮是“上裝”(旦角)彩扮,身著裙襖或彩褲褂,手持折扇、手帕;“下裝”(丑腳)頭戴氈帽或頭巾,身著茶衣、腰包,手持竹板或霸王鞭。

          “拆出戲”亦稱“三小戲”。系由“對口戲”演變而來,以代言體、單折式、分場式為其戲劇結構基本體制。上演的劇目雖短小,但首尾相接,故事連貫,具有中心人物和配角。至此演員便依據角色人物性格,有了明確的分工,逐步由“上裝”、“下裝”形成“三小”行當,即:小生、小旦、小花臉(丑)?!叭颉?,初以小生、小旦戲為主,丑腳居于次要位置(《回杯記》的王計(家人)為丑扮)。隨著“拆出戲”的劇目不斷增多,所表現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相應的也出現了老生、老旦、彩旦等行當。

          評劇由于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局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斗爭、軍事斗爭重大內容的能力,多以反映下層官吏、市民階層、農民階層的生活為主,因此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聲腔、技巧),特別是老生、凈、刀馬旦、武生行的表演手段,仍有待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新編歷史故事戲不斷增多,各行當,特別是小生、老生、凈行的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

          目前的評劇逐漸發展成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小生、老生、花臉、小花臉等行當齊全的大劇種。但仍保留了民間小戲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

          評劇的流派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于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后瀕于絕跡。東路評劇流派劃分如下:

          月明珠(調):花蓮舫等。

          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后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范、孫連芳、呼勛卿、倪偉、杜寶宇等。

          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小玉霜(退休后改為白派)、宋玉文(后改鮮派)等。

          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云、夏青、于筱芳、于筱芬、張暉、宮靜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

          碧(蓮花)派:花月仙等。

          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艷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后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后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艷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苓(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云等。

          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

          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云

          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

          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后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苓、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等。

          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云、孫桂榮、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恒紅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杰、孫路陽等。

          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杰、徐培成、__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韓(少云)派:胡桂秋、宋麗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

          花(淑蘭)派:解郁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云等。

          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

          上一篇:關于絲竹是什么樂器

          下一篇:樂理基礎知識入門學習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 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QQ:2490826796)
          友情鏈接:
          主城校區
          • 南岸區:南坪浪高凱悅B座29-C2
          • 江北區:觀音橋拓展大廈23-9
          • 九龍坡區:九龍坡楊家坪校區
          • 沙坪壩區:三峽廣場重師學術交流中心A座13-5
          • 渝北區:渝北區汽博疊彩城疊彩中心2樓
          • 大渡口區:大渡口松青路校區
          • 渝中區:渝中校區
          渝ICP備2023006697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802005147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免费|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超清视频|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吞精| 午夜爽爽性刺激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