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宏沒有這么好的基礎,他改變演唱方法以前的聲音,無法為他帶來實力歌手最基本的壓縮與換聲的能力,所以,即便1998年改變了演唱方法,實際上還是非常有待完善的。于是,這22年的時間,就是王力宏不斷完善這一套演唱方法的過程。
改變演唱方法以后,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壓縮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是的,壓縮的確是令聲音變細了,變薄了,變集中了,但是與此相應的問題則是共鳴潤色跟不上,使得聲音發白發扁。尤其是到達高音區的時候,聲帶拉緊與喉外肌放松形成了矛盾,聲帶無法獨立拉緊,必須借助喉外肌內收的力量,這樣一來,高音就會顯得非常憋。
所以,1998年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王力宏的演唱,其實都是面臨著極大的不適應的狀態的。一方面是自然聲區的扁平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高音區聲道堵塞的問題。
一直到了2010年以后,情況迎來了非常巨大的轉變。王力宏越來越善于利用頭腔共鳴來為自己的聲音潤色,但是,聲帶壓縮出來的金屬音質又并不被頭腔共鳴完全包裹,二者相輔相成,反而促成了王力宏自然聲區極為濃郁的金屬音質。
基本上所有實力歌手,金屬音質往往都要在換聲點以上才能夠充分體現出來。因為,金屬音質的核心在于壓縮。但是呢,壓縮完全不是自然聲區的剛性需求,正常閉合聲帶已經能夠滿足需要。反而是在自然聲區使用壓縮,非常容易造成聲帶動作與共鳴動作之間的矛盾。
王力宏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的自然聲區演繹,并沒有遵循這一普遍規律,他在自然聲區就大量壓縮聲帶,希望獲得充分的金屬音質。那么,他是如何避免聲帶動作與共鳴動作的矛盾的呢?答案就在于,一般歌手想著如何增加共鳴,王力宏則是想著如何減少共鳴。減少共鳴不等于沒有共鳴,實際上是加法與減法的區別。
當所有實力歌手都想著利用共鳴變化來為自然聲區增加高級感的時候,王力宏則是想著如何減少共鳴突出聲帶動作本身來為自然聲區增加高級感。不得不說,王力宏實在做得太成功了,微妙的胸腔共鳴與頭腔共鳴,略微滲入,毫不搶戲。聲帶的動作,永遠是他各個肌肉協調下的主角。他將共鳴恰到好處地調整至烘托聲帶動作的量,于是,一條閃爍著金屬質感的聲線,從自然聲區,就開始延展了出來。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想要學唱歌,了解更多唱歌知識,請點擊 學唱歌 跳轉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