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有關于黃綺珊的唱功討論,幾乎全部都是圍繞于她登峰造極的高音,所以,許多朋友對于黃綺珊也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刻板印象,除了高音,還是高音,根本不會優美的歌唱。
“圖蘭朵學唱歌”堅定地認為黃綺珊“亞洲第一女聲”這個美譽,絕非浪得虛名。能夠收獲這等尊稱的歌手,在技術上,一定應該博雜且精道,高音能力固然相當重要,但是,單就高音能力強悍,也絕對不可能支撐一位歌手獲得“亞洲第一女聲”這樣子的美譽。透過這張《愛的歸途》,我們就能夠領略到,黃綺珊的畢生所學,究竟是何等莫測高深。
1、《別送我》
《別送我》原版來自于美國民謠歌手Hedy West所創作的《500 miles》,在2017年初電影《乘風破浪》之中,韓寒為它填上了中文歌詞,并作為電影插曲,由陳鴻宇等人演唱。
由于《乘風破浪》這部電影的整體喜劇基調,所以,陳鴻宇等人的版本,不論編曲上,還是唱腔上,都顯得比較詼諧。而黃綺珊這一版本,舒緩的吉他,悠揚的口風琴,加上黃綺珊極為莊重的唱腔,都令這首歌曲倍增了一份鄉愁色彩。
為了聲音的莊重感,黃綺珊在平衡混聲的基礎之上,大量加強了口腔共鳴比例,且將嘴唇完全放松,嘴型呈豎狀,由此形成了一種相當接近于唱詩班的聲音質感。
在這首歌曲之中,黃綺珊的聲音,實在精簡極了,找好一個位置,就保持在一個位置,從始至終,不強也不弱,不重也不輕,不刻意變化,甚至連任何修飾技巧也不添加,就憑借穩定的發聲位置所帶來的固定音色,令人流連其中。
這是對自己演唱能力的強大自信,也正是這份自信,我們才能夠享受到這版如此淡薄的歌曲。
2、《小茉莉》
《小茉莉》本是一首兒歌,“圖蘭朵學唱歌”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是在觀看畢贛導演處女作《路邊野餐》的時候,當時便覺得平靜優美,且意蘊無窮,十分喜歡。
黃綺珊的這一版本,更是在優美的屬性之上,將技術性延伸到了極致。相比《別送我》之中口腔共鳴所帶來的莊重音色,《小茉莉》的發聲位置則轉移到了頭腔,也就是高位置上。嘴型略微橫移了一些,從而令音色增加了一份微笑色彩。
最厲害的當屬黃綺珊的弱聲控制。黃綺珊的強聲,早已被無數人談論,她的弱聲,同樣屬于頂級之列。在這首歌曲之中,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清透的高位置,為弱聲的施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空間,在這個基礎之上,聲帶不斷保持邊緣振動,而嘴型的略微橫狀,更是令原本已經輕柔的輕機能音色,更添了一份絲滑的質感。
這首歌曲正是對那些類似于“黃綺珊有高音,無美感”言論的最有力反駁。對于黃綺珊這樣一位技術全面的歌手來說,美感也好,激烈也好,所有一切關于聲音的形容詞,她都能夠通過技術的選擇,變化,輕而易舉做到。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想要學唱歌,了解更多唱歌知識,請點擊 學唱歌 跳轉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