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聲樂培訓”寫下這篇文字為大家介紹陶喆唱功技術的原因,流行聲樂發展到今天,陶喆的唱功,或許已經比較難以稱得上最頂尖,但是作為第一位將ABC唱腔從技術層面做到成熟完善的歌手,他對于而后許多實力強大的新一輩歌手,具有不可替代的啟蒙意義。
在陶喆之前,首批在華語樂壇進行ABC唱腔實驗的歌手們,對于歐美流行演唱的參考,似乎只是停留在“唱腔”這一層皮相上,將咬字進行濁化,不斷滲入夸張性濃郁的裝飾技巧。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唱腔就像手機或電腦上的系統界面,任憑這個系統界面多么花哨,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處理器進行支撐,那么,在實際感受上,是不可能享受到系統界面所帶來的舒適感的。而對于聲樂來說, 這個強大的處理器,就是我們的發聲機能技術: 聲帶的控制,腔體的控制。很遺憾,由于陶喆之前 的那一批ABC唱腔實驗先驅們,太過重視系統界面,忽視了處理器,以至于他們的聲音存在音域受限,音色發粗等等根本性的毛病。
陶喆深知處理器對于系統使用感受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唱腔這一項表層修飾技術以外,他深入挖掘機能性技術的可能性。“聲樂培訓”在上文已經說過,機能性技術,包括聲帶控制,以及腔體控制,而陶喆在技術選擇上,并沒有采取協同開發,而是完全將聲帶控制作為主體。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有很多,陶喆的音樂,大多律動感極強,輕巧靈活,削弱腔體的表現力,著力于聲帶控制,能夠將發聲 點小這一優勢呈現得更為明顯。更為原始的發聲點,伴隨旋律延伸,聲線也就顯得更絲滑。
在所有使用ABC唱腔的歌手之中,陶喆是第一位將發聲點小,或者說壓縮技術,邊緣化技術臻至完善的歌手。所以,他的音域相當寬,能夠在C5上下自如游走。
得益于精準的聲帶控制,陶喆的音色,也同樣做到了如歐美R&B歌手那般纖細。這是相較于之前那些ABC唱腔實驗先驅,一個非常根本性的區別,由于他們對于歐美歌手的嗓音借鑒,全部停留在唱腔層面,所以,即便他們的演唱具有同樣的跳音,同樣的轉音,同樣的各種各樣的裝飾音,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他們的聲音聽起來跟那些成熟的歐美歌手完全不一樣,前者很粗很重,后者很細很輕。
由于陶喆注重聲帶的壓縮表現,邊緣化表現,因此,他的演唱,不論自然聲區,還是換聲區、高音區,都能夠呈現出來跟歐美R&B歌手一模一樣的纖細度。正是因為具有了這樣子的纖細度,在唱腔上,或裝飾音上,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表現力。舉個例子,連音轉音是ABC唱腔繞不過去的一個小技巧,由于一些歌手沒有在聲帶控制上下功夫,從而就去嘗試唱腔表現,于是,一個不壓縮不邊緣的的連音轉音,也就出現在我們耳前。不壓縮不邊緣帶表音色粗重,連音轉音代表音律靈活, 二者本身就是完全不可能兼容的。為什么陶喆的轉音被許多業內人士廣為稱道,在“聲樂培訓”看來,重點并不在于轉音本身有什么奇特之處,而是他的壓縮技術,邊緣化技術實在太過于出色,將這些元素建立于轉音之上,也就倍添色彩了。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