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發聲脖子用力和提喉嚨是最基本的發聲方式有問題,一定要先建立發聲狀態,把用力的重心轉移到腰腹部才是對的,而不是通過擠壓喉嚨用很淺的氣息來發聲。跟著“圖蘭朵聲樂培訓”一起來看看大家在學唱歌中會遇到的問題吧!
首先第一步儲備氣息,就是自然聞花或者睡覺時那個吸氣來體會正確的呼吸,主要體會吸氣后上腹部鼓(適當不要吸太多)橫膈膜下降的深吸氣。然后保持上腹部不內縮,利用后腰和腹直肌的拉緊(繃住拉緊后再考慮收,就像做仰臥起坐起的一瞬間的繃緊,不要太用力)和適當收來利用腹部氣壓來影響橫膈膜,從而影響肺內氣流,這樣才能用到腰腹力量來發聲,發聲用力重心就下去了,避免脖子喉頭用力了。
其次就是提喉嚨和擠壓喉頭,多體會體會人在用很大力量時候自然的 憋氣(其實這個感覺很像發聲時的,用力身體用力狀態)。這時候胸口會有把氣息擋住的感覺,就像輕輕咳嗽時,一個力量輕輕擋在胸口,阻擋一下氣息(控制氣息),輕輕咳嗽的感覺就是聲帶剛好閉合 的感覺。不通過脖子用力和喉頭擠壓提喉嚨來閉合。然后后腰和腹直肌也會處于一種均勻用力,維持橫膈膜吸氣后狀態和利用腹部氣壓的感受。
發聲說白了就是腰腹給氣(肺本身不會主動呼吸,需要橫膈膜下降儲備氣 ,然后利用腰腹運行給氣),胸口適當擋氣,兩者平衡得到優質的基礎音,才需要考慮口腔內部打開的空間來混聲(口腔內部打開合適空間, 就是混聲的方法之一,只要腰腹給氣和胸口擋氣平衡就能得到優質基礎音 ,才有混聲的基本點)
混聲
1、是聲帶的狀態,靠合適的閉合與腦子里音調控制區來變化,但不能直接去擠壓喉頭讓聲帶處于緊張狀態,或者過于松弛的漏氣狀態。其次是不能讓氣息太多或者太少。正確用氣,唱歌時身體用力的方式,跟失望嘆氣或者憋住氣那個感覺類似(尤其腰腹狀態),感覺身體像被定住的狀態一樣(適當的憋住氣),是一種保持和漸漸變化 的感覺。
2、就是共鳴和聲帶產生的聲音的混合,而共鳴就是共振,打開良好、基礎音優質且振動頻率合適,共鳴就被動產生,自動混合。高位置共鳴只是聲帶振動頻率高,高位置的小腔體就會共振。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