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朋友一樣,“聲樂培訓”在學習唱歌以前,第一次聽到常石磊的演唱,也感到非常不適應,一肚子問號:這人干嘛這樣唱歌?看看人家林志炫,同樣是薄嗓子,一開嗓就令人感到名門正派的莊重感,這個常石磊,這么詭異的發聲形態,簡直令人不得不把他與“邪魔外道”聯想起來呀。
這樣子落后并且偏執的審美觀念,在“聲樂培訓”學唱歌以后,徹底一掃而空。經過長時間的聲樂練習,以及聲樂研究,“聲樂培訓”越來越覺得,音色是非常表象的一件東西,在音色這層表象之下的技術細節,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研究并且感受的。當我們將這些技術細節研究并且感受到一定深度的時候,就會發現,只要滿足相應的技術細節,一切音色都會變得悅耳動聽起來。
當然,聽音樂,聽歌手唱歌,本來就應該是一件輕松并且愉悅的事情,“聲樂培訓”當然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去研究聲樂,都去推敲技術細節,都以一種學術化的審美去鑒賞歌手的演唱,這無疑是另外一種偏執。但是,“聲樂培訓”真摯地希望,每一位朋友在面對超出個人審美習慣的聲音時,能夠盡量少去貼一些情緒化的標簽,這不僅是一種狹隘,更是一種惡毒。正如“聲樂培訓”曾經覺得常石磊的聲音太過“邪魔外道”,不夠“名門正派”,可是,我們翻閱武俠小說,如果金庸筆下,只有少年武當,那么將會多么的單調呀,正是因為還有桃花島、古墓派,包括明教、日月神教的點綴,才會那么精彩紛呈。最重要的是,“邪魔外道”的厲害程度,往往還不亞于“名門正派”。在音樂世界,包括聲樂世界里,我們既需要林志炫那么“名門正派”的聲音,也需要常石磊那么“邪魔外道”的聲音。
那么,常石磊音色表面下,那些厲害之極的技術細節,究竟是什么呢?最為突出的當然就是那條纖薄光滑到沒有一絲痕跡的聲線。聲線,是“聲樂培訓”在評價一位歌手時,經常會使用到的一個術語,不過,常石磊的聲線,堪稱華語男歌手的最高體現。就像“聲樂培訓”剛才說過的,常石磊的常規操作為削弱發聲通道,將發聲點徹底赤裸出來。那么,這些徹底赤裸出來的發聲點,伴隨旋律進行,也就構成了一條清晰的發聲線。
縱觀“聲樂培訓”之前分析過的那么多歌手,比如林志炫,都曾肯定過他們在聲線技術上的造詣。不過,單就聲線的直觀表現來說,這兩位歌手都是不及常石磊的,因為,發聲通道的削弱程度并不多,相反,他們非常追求聲線與發聲通道之間的協和性,希望能夠唱出來又有點,又有面的聲音。
與之相比,常石磊是完全的唱點唱線,通道的存在性僅僅是為了不令聲音足夠松弛,完全沒有增大音色豐滿度的意圖。寫到此處,你或許會疑惑:林俊杰、林志炫,線感與通道感皆有,常石磊則是只有線感,這么說,常石磊的技術性應該更低咯?這樣的邏輯是不正確的,線感也好,通道感也好,都是依靠氣流的輸出,從而形成。線感源自于氣流對聲帶的輸出,通道感源自于氣流對腔體的輸出。但是,氣流所能夠輸出的容量,在一次發聲運動之中,終究是有限的。林俊杰、林志炫線感與通道感皆有的秘訣在于將氣流進行合理的分配,一部分用來支持聲帶的動作,一部分用來支持腔體的動作。而常石磊只有線感的聲音,卻并沒有節省氣流,他是將幾乎所有的氣流都用于聲帶動作上,當然,腔體或多或少還是會支持一些,如此一來,他的聲線不光是清晰度,更為重要的是密度,光滑度,鮮有人能夠與之媲美。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