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樹是十幾年前太合麥田推出的紅白藍中的“藍”。如今,“紅”色的尹吾已經銷聲匿跡。“白”衣飄飄的葉蓓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藍”色憂郁的樸樹,帶著一張《獵戶星座》,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大部分聽過樸樹的人都對他印象非常好,因為他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憂郁氣質,不管他是20歲還是40歲,我們從他的歌里都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一種少年的心性。這和年齡無關,也許就是大家可望而不可及,慢慢隨著年齡消失的純粹。
我最喜歡的一張是《生如夏花》,這張專輯里包含的情感,美好而珍貴。難得的柔軟。與《我去2000》不同,它的基調是憂郁的,溫和的,雖然迷茫卻仍然不顧一切往前走的。
第一首“傻子才悲傷”到最后一首“她在睡夢中”,我們聽到的是一個內心極其溫柔的人在且聽風吟,無所謂方向,淡淡的憂傷的唱著,傳達給我們一種寧靜的音樂形式。
新專輯《獵戶星座》,距離上一張專輯已有13年,這期間復出唱過平凡之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生如夏花》里的大男孩變成了一個成熟的男人,這么多年經歷的,統統可以在新專輯里聽到。
有一點非常可貴,他仍然很軸,仍然經常和自己較勁,他一點兒都沒變,《獵戶星座》就是這樣的產物。這張專輯里 我們一方面感受到千帆過盡的無畏,另一方面,仍然能敏銳的覺察到樸樹骨子里青春的質感,他好像永遠都是那個天真的少年。
樸樹其實是一個很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創音樂人,在一開始可能還聽不懂他的歌曲,感覺語氣低沉聲音單薄,但是當你的年齡大一大的就發現 樸樹歌曲當中的內涵。他的歌可以與你的人生經歷產生共鳴。
樸樹是不會受經紀公司還有商演的束縛去改變自己的歌路,也不總做巡演。只是一直做自己的音樂,心之所向的去完成自己的創作,這就導致經濟狀況不好。說白了就是窮了。
之前大家熟知的《白樺林》《平凡之路》《達尼婭等》都是自己完成的好作品。但是不受商業左右就會導致市場縮水。經濟來源就少了。給人一種落魄的感覺。就好像老一派的搖滾歌手竇唯,被拍到穿著拖鞋在擠地鐵,吃著二十塊的平民套餐。
竇唯也是一個原創的搖滾歌手,一心只做自己喜愛的搖滾。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也是中國的音樂大環境不好,其實你不難發現當下比較火的歌手的歌都是以前沒火的時候寫的,火了之后就沒有什么好的作品,要不也是記不住,不夠經典。
網絡一首爛歌可以掙錢幾萬多。而好的歌手其實很多都在地下室啃饅頭堅持著原創音樂。他們其實才是中國原創音樂的后備力量,但是中國的音樂環境就是比較尷尬,趨于一個圈子套圈子的狀態,沒有圈子火是不可能了。其實好作品是更加重要的,但是沒人發現就是悲哀的。
希望有一天能改變這種音樂環境,就能減少一些樸樹竇唯種種的囧境。我想絕大部分人,第一聽樸樹,應該就是那首《白樺林》,我也是一樣
15、6年前,我還每天在苦練大橫按,記得應該是一個朋友,拿著一個Walkman,說有首超級好聽的歌給我聽,我帶上耳機,那首歌就是《白樺林》。
前奏一起來我就感覺這歌為什么像是俄羅斯的,感覺馬上就要會有類似“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靜悄悄”這樣的歌詞跟著音樂飄出來。
《白樺林》里前奏里的手風琴和尼龍吉他,再加上典型的3/4節奏,再加上其歌詞“有一天戰火燒到了家鄉,小伙子拿起槍奔赴邊疆”以及典型的俄羅斯風格走向,導致我好長時間以我都覺得是樸樹翻唱了一首俄羅斯歌曲。
在我們當時彈琴水平,如果你抱著吉他能完整的彈唱一首《白樺林》,那是一定會驚艷所有同伴。 在這張《我去2000》的專輯中,還有一首受歡迎程度與白樺林可匹敵的歌,就是《那些花兒》。
那個時候,我們這一群玩伴兒里,有一個年紀稍長的大哥,20出頭,彈的一首好琴。我們都紛紛崇拜不已。 但凡他彈起琴來,我們就安靜的屁都不放一個,聽著他唱。 而他最愛唱的,就是《那些花兒》。 在暖暖的冬陽下,我們坐在院子里,他抱著琴,緩緩悠悠的唱出“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
在騷柔的青春期里,這首《那些花兒》,對于剛剛失戀的我來講,簡直就是會心一擊。 再后來,樸樹就消失了,或者是我也在關注樸樹了,所以他在我的視界里消失了。 直到韓寒的電影《平凡之路》上映。
彼時我也就14、5歲,跟著一群小伙伴們,在家屬樓的小院兒里每天唱著《真的愛你》,《外面的世界》,《挪威的森林》等等流行歌曲。
重慶學唱歌
聲樂培訓到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