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息呢,其實就是發聲的核心動力,要科學地用氣,要充分利用呼吸肌肉群,即膈肌和腹肌來控制呼與吸。所謂“嘴巴長在小腹上”,就是啟發你去找到科學的氣息力點,以最大限度地解放發聲器官,保持發聲通道暢通。
要使肺部充滿歌唱時所需要的氣,根本用不著想著用鼻孔或嘴巴吸氣,只要用肋下肌快速而輕微的動作帶動橫膈膜擴張,空氣就會無聲息地流入。體會并把握腰腹之間的氣息對抗,就得到了橫膈膜和兩肋的支持。
歌唱時喉嚨的感覺應是在繼續進氣,而不是出氣。這感覺既可使喉頭保持低位置,又可使氣息保持力量,這也就是反復強調的“吸著唱”。用“吸氣”狀態歌唱就是提示你保持喉嚨擴張、喉頭降低和保持吸氣支持的力量。
共鳴和呼吸是魚水關系:沒水,魚不能動;沒氣,聲不能動。以氣帶聲,聲音里總有混著氣的感覺。高位置和深呼吸是統一的整體。
“氣出丹田”這個說法是不符合生理科學噠,氣只能吸到肺里,何以能出自丹田?這說法意在強調“底氣”,強調排氣。呼氣控制主要是靠橫膈膜和小腹還有后腰的力量。
歌唱時小腹應隨著音高的變化,改變收縮力量的強度。在這基礎上還要加以有彈性的擴張,這就會形成一張一收的對抗力量,或叫做呼吸支持力量,也可叫呼吸支點。小腹部收縮還會帶動聲帶閉合。
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覺最舒服的深呼吸,如果吸氣過多,全身就會發僵。所謂支持,就是把氣吸進來后,不要讓它馬上跑掉,用保持吸氣的感覺來唱就是支持。如果用氣過沖,敏感的聲帶就會自然收縮,聲音就會發緊,就會損傷聲帶。
重慶學唱歌
重慶學唱歌到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