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的共鳴腔體
共鳴腔體對于發聲方法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共鳴腔使用的多少直接影響聲音的音質和音量。在傳統唱法的發聲體系中,頭腔、口腔和胸腔這三大共鳴腔體會經常用到。而針對不同音區的歌曲,這三大共鳴腔體運用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例如,唱低音時多使用胸腔共鳴,唱中音時口腔共使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靠頭腔共鳴鳴發揮作用。演唱時,我們如果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并相互協調配合好,解決不同音區聲音的統一性,就能展示出優美動聽的聲音。而流行唱法在使用共鳴腔體時則可以說是“必要時再用”。一般在演唱流行歌曲時,低音區和中音區盡量使用自然聲,也就是俗話說的“大白嗓子”。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光用嗓子干唱。氣息與聲音的結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唱到高音時,由于音高已經超過自然音域,必要的使用共鳴腔體也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時用到的共鳴只有頭腔共鳴的鼻腔、額竇等靠前的區域。這樣,唱出來的聲音不會像美聲、民族唱法聽起來過于立體,但同樣又不乏精彩。
流行唱法的聲音位置
流行唱法與美聲、民族唱法在聲音位置上也有所不同。簡單說來,流行唱法講究“高音低唱”,而美聲、民族唱法則多運用“低音高唱”。演唱流行歌曲,往往采用以真聲為主的演唱方式,從而表達出歌曲內容的真實感,更貼切我們生活的現實。所謂“高音低唱”,越高的音越往下邊唱,與氣息結合起來。這樣的聲音聽起來更實,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而美聲、民族唱法則多以假聲或混聲為主要演唱技巧,以抒發內心豐富的情緒變化。其所謂“低音高唱”就是指無論中音還是低音,都盡量與高音的聲音位置統一起來,達到優雅的和諧。
重慶學唱歌
重慶學唱歌到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